晨钟暮鼓的早晚课这么有意义
早晚间走进寺院
常常听闻寺院的大殿里
传来意韵悠扬的诵经声
摄受人心直击灵魂深处
殿堂内法师们搭衣而立
尽显僧人威仪
他们每天都要这样“学习”吗?
他们这是在“早晚自习”吗?
聆听百年古刹清晨的袅袅梵音
这其实是寺院中的朝课暮诵
也称为早晚功课
自梁开始
寺院就有朝参暮请之礼
寺院为什么要做早晚功课呢?
早晚课是什么?
佛教寺院每日于清晨与入暮时分,寺院僧众齐集大殿,念诵经文,唱诵梵呗,这是法师们每日早晚必持的修行。寺院中朝、暮课诵又称为早、晚功课
一般而言,朝暮课诵时所读诵者,主要有︰《楞严咒》《十小咒》《心经》《赞佛偈》《普贤十愿王》《三皈依》《吉祥天女咒》《韦陀赞》等。
早晚课关键词提示
要点
✎ 身口意三净
✎ 信、解、行、证四 合
✎ 法从恭敬中求
✎ 功德回向
做早晚功课的态度,要兢兢业业。不昏沉、不散乱、不懈怠、不贪利、知因果、知惭愧。课诵的意义在于修行,应身业、口业、意业三业清净。
早晚课时,收摄心念,让心尽可能专注、安定。让自己每一声念诵都清楚明白,一点儿也不含糊。做功课不是将自己作为复读机,日复一日读诵而已,最最关键的是身体力行佛陀所言,实践佛学。在闻思修的循序渐进过程中做到信、解、行、证。
做功课时记得恭敬。常闻道:法不从外得,从恭敬心来;恭敬心求法,就能常见诸佛,听闻正法。多一分恭敬,多一分利益。
为什么要做早晚功课?
■让人精进,不懈怠
有人会问,佛陀时代僧团未有早晚功课,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做早晚功课呢?朝暮课诵的传统是中国佛教的修行特色。但是我们不能说佛陀不做早晚功课,我们也可以不做,你可知道佛陀当年带着僧众精进修行,几乎是全天修行,未曾放逸。
寺院里每天在固定的时间上早课,无论春夏秋冬都是如此,从未间断。这对修行人是一个约束。同时,在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中,渐渐消除自身放逸懒惰的习气,让修行人精进不懈怠。
■自安安人,自利利人
佛教的功课与一般的功课定义不一样,早晚功课其实是通过审视自己用功的程度,将功课当成日常修行的标准。
早晚课诵的内容,都是针对修行的提醒。早课,可使修行人清净思维,晚课,可使修行人避免昏聩,是佛弟子集资净障的修行法门。早晚课就像一面镜子,每天帮助修行人反观自心,通过做早课晚课,一方面诵经自修,另外一方面也是利他,为世界、为众生祈祷、祈福。
关于做早晚功课的意义有很多,但最根本的还是为了修行。
常见的问题解惑
Q一定要对着佛菩萨像做早晚课吗?
功课不是做给佛菩萨看的,经文并非是念给佛菩萨听的。设有佛像的存在,是为了提醒人生起恭敬心、放下杂念专注念经。所以不一定非要对着佛菩萨像,才能做早晚功课。
Q做早晚功课一定要穿海青吗?
海青为佛门僧俗二众礼佛时所穿的衣服,穿着海青让共修道场更为整齐、庄严,同时也让我们专心修道。如果是与僧众共修做早晚功课,请最好穿上海青。若是独自在家中做早晚课,可不穿海青,但衣容宜整洁得体。
Q忘记做功课了,可以改天再补吗?
梦参老和尚说“你念佛也好,你修行也好,你下定决心,给自己定出功课来,定了一定要做到底。如果不定时不定量,你渐渐就退堕了。”如果劳累了一天,往床上一躺才想起自己忘了做功课,那还说什么,爬起床,穿好衣服做好了功课再睡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