陵园动态

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,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

2019-05-12 11:27:21 德陵公墓 760

如果我真的存在,也是因为你需要我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克莱儿·麦克福尔《摆渡人》


微博上有个热点话题:人成熟的标志之一,是失去倾诉欲。

以前的我们,总是和朋友有说不完的话,和闺蜜说八卦,和兄弟彻夜推杯换盏,聊理想聊人生。

可是,到了某个年纪,我们突然就失去了倾诉的欲望,又或许是发现能够陪我们彻夜聊天的人,真的越来越少。

有人说自己越来越像块木头;有人觉得说了也没用,不如自己消化;也有人说字打了一半,又全部删除,语音发出去又撤回,觉得自己矫情。

以前单纯,一有事就沉不住,心情写在脸上,开心事拿出来分享,难过事拿出来倾诉。

然而,回应往往是不痛不痒的冷淡。

说了不一定有人想听,说了也没人懂,于是,慢慢学会了沉默。

失去倾诉欲,在孤独中勇敢,在沉默中坚强,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。

德陵公墓

失去倾诉欲,是从别人不理解开始的。

有些事,不说觉得憋屈,说了得不到理解,又觉得后悔,所以学会了默默承受。

没有亲身经历,就谈不上感同身受;没有切身体会,就不能将心比心。

得不到共鸣的倾诉,只会让人更加失落。

倾诉,只有身边有真正关心你、疼爱你的人,才有意义。

村上春树说:“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,不准情绪化,不准回头看,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。”

成熟的我们懂得了,时间和沉默是治愈一切伤痛的良药。

不如把满腹心事、满心委屈,用时间来淡化,用沉默来消化,不抱怨、不打扰别人,自我吞咽,是每个成年人应有的自觉。


有一种无言叫:好友渐行渐远。

有人说:有些话无人可说,有些人无话可说,找一个知心人倾诉太难。

人与人之间渐行渐远,使人们逐渐失去倾诉欲。

无论多深的友谊,也架不住时空的距离和心的遥远。你们有了各自的人生际遇和不同的生活经历,再也说不到一起去了。

你终于明白,你们再也回不去了,话不投机半句多,倾诉欲也灰飞烟灭,你变得沉默了。

朱自清在《沉默》中说:“自己以外有别人,所以要说话;别人也有别人的自己,所以又要少说话或不说话。于是乎我们要懂得沉默。”


如果生命是一条孤独的河流,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呢?每个人都需要摆渡人,每个人都期盼自己的摆渡人能早早到来,帮助自己走出泥潭。

其实,每个人都是摆渡人,人这一辈子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,这个时候,谁能帮你解决难题,谁就是你的摆渡人。

小时候,呀呀学语,摆渡人是父母;

上学时读书学习,摆渡人是老师;

长大了遇到困难,摆渡人是朋友;

结婚后在外面受了委屈,摆渡人是愿意听你倾诉的爱人。

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,这些摆渡人替我们挡住恶魔,带领我们穿过人生的荒原。

再爱你的人也不可能一直陪在你身边,当他们陪你穿过了人生所有的河流,当他们的生命飘向另一个世界,谁又是他们的摆渡人呢?


古人认为祭祀活动是活着的人和去世的人沟通的桥梁,陆游当年的《示儿》让我对于灵魂摆渡有了最初的概念 —— 死去元知万事空,但悲不见九州同。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。陆游也知道死去后“万事空”,但可以通过后代告知,慰藉“在天之灵”。

祭祀就是我们与亲人朋友生命的交流,灵魂的摆渡,他们虽然不能像往常一样陪在我们身边,但是我们可以以另一种方式来与他们交流,做他们的摆渡人——天寿园“在线祭祀”功能,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诠释祭祀和孝道文化,让爱得到延伸。